泸州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25座,充电桩6714根

8月11日,泸州市召开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泸州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成效。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问。四川日报记者:请问目前我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具体措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何玉兰:近年来,泸州市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全面优化充(

08/13 10:08 A+

1.jpg

8月11日,泸州市召开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泸州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成效。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问。

四川日报记者:请问目前我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具体措施?

2.jpg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何玉兰:

近年来,泸州市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全面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先后印发《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等系列指导文件,结合泸州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一张网”。截至目前,泸州累计建成充电站125座,充电桩6714根,报装容量超10万千伏安(其中公专用桩1765根,报装容量7.7万千伏安),充电网络实现三区四县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5万辆,同比增长超40%。

一是搭建公共充电“主框架”。以高速通道、城市交通、物流配送、公安巡逻等公共服务领域专用车充电基础设施为主,推进建设10个公交车快充充电站、7座出租车充换电设施及10座物流配送、公安巡逻专用充换电设施,建成1717根分散式公共充电桩,并向社会开放,形成覆盖全市的充电主框架。

二是布设居住充电“集中点”。在全市实施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桩或预留安装条件,推广私家车、运营车辆电动化配套激励政策,探索实施充电设施分时共享机制,居住社区充电设施与私人电动汽车比达1:3,在七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排名前列。

三是延伸农村充电“最末端”。鼓励县乡新售新能源汽车随车配建充电桩,规划建设农村地区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布局和建设,完成乡镇20座充电桩建设,实现充电枪达292根。

下一步,我们将以《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为引领,科学合理利用中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国省补助资金,重点推进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公共交通、旅游景区等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制度,奋力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为泸州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助力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泸州市发展改革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