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市民平安“护航”泸州将新建8个应急避难场所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应急演练,现在大家都晓得遇到紧急情况要往操场跑。”泸州七中城西学校初三16班李姓学生说。该学校正是泸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之一,于2018年投建。  泸州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21个,分布在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城区内,由广场、公

03/22 14:26 A+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应急演练,现在大家都晓得遇到紧急情况要往操场跑。”泸州七中城西学校初三16班李姓学生说。该学校正是泸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之一,于2018年投建。

  泸州市现有应急避难场所21个,分布在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城区内,由广场、公园、绿地、学校、福利机构新建、改建、联建而成,规范避难区域面积107.59万平方米。市应急局在主城区干道设置了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和疏散路线示意图,在各应急避难场所内部规范设置了应急功能标识标牌,确保应急避难场所易找、应急功能易懂易用。场所内满足通水、通电、通信、如厕等基本功能,具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垃圾储运、应急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空旷场地处可搭建临时帐篷和活动简易房,能基本满足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紧急避难避险、临时生活需求。

▲市应急局副局长刘永建带队实地考察应急场所规划选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精神,泸州市应急局结合市“十三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今年计划新增建8个应急避难场所

  “今年计划启动第三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等城区新建8个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目前正在考察选点,旨在为更多市民提供安全服务。”市应急局减灾科科长熊万银介绍。

  “这里标识标牌脏了,遮挡内容,我正在清理”,3月10日,市应急局在督导检查纳溪麒麟广场应急避难场所时,发现一块标识牌上有污渍,检查人员李孟桃立即进行处理。

  为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功能运转和应急使用,按照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负责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市应急局每月检查2-3个区县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和设施设置情况,每季度巡查全覆盖。此次督导组共对纳溪中学、纳溪中学泸天化校区、麒麟广场、泸县二中、九曲河公园、城东小学、城北小学等7个避难场所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标识标牌是否清晰完好、各项应急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函洽属地应急管理局进行整改。去年以来,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新建基础设施12处,完善应急功能20个,更换标识标牌125块,应急避难场所的各类标识标牌版面清晰、示意准确,各项功能保持良好。

  “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避难场所,公路上有牌子指示的,平时是公园,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就往那里跑就是。”家住江阳中路天府苑小区的陈女士说。

  每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市应急局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局两微一网、综合防灾减灾馆等载体,广泛宣传避难场所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方法。编印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须知、应急疏散指南、自然灾害自救互救小知识50余万份,发放到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公众知晓度。

  去年以来,全市各社区通过规范性或临时性避难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人员疏散近200场次,参与人数2万人次,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逃生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


推荐阅读